电路分析3-晶体测试仪

上面这个经典的简单型晶体测试仪,也同样算是振荡电路的应用。《电路分析1-单电池点亮白光LED》和《电路分析2-555振荡器》中所提及的电路中是使用到RC振荡,而本文则是由晶体、电容取代RC。

在没有晶体加入时,按下S1后接通电源,Q1通过基级偏置R1和发射级偏置R2,使得Q1的基级和发射级稳定在设定的电压,根据计算基级电压约为8V,发射级电压约为7.2V,因有电容C2、C3的作用,这两处的电压会有个上升过程才会到达 8V和7.2V,上升过程的长短取决于C2、C3的容量。Q1发射级电压在上电初期虽有上升过程,但经过C4隔后,再经过D1、D2后,也无法为C5充电到0.7V让Q2开启。所以电路在没有晶体的加入时,或者是加入的晶体是损坏无法工作的,LED1是无法点亮的。

电路中加入能正常工作的晶体时,晶体和Q1、C2、C3、R1、R2组成振荡电路,按下S1接通电源后,Q1发射级电压则不再是稳定的7.2V,而是一个波动的电压,具体的波动幅度、频率会取决于振荡电路的各元件的参数值。因Q1发射级电压波动,通过C4耦合,D1、D2整流后不断地向C5充电,Q2基级电压到达0.7V后导通,点亮LED1,达到检测晶体好坏的目的。

 

 

树莓派Zero 2 W正式发布!售价15美元!

​    ​近日,树莓派基金会发布了树莓派Zero的下一代——树莓派Zero 2 W,售价定为15美元。

规格参数
Broadcom BCM2710A1,四核 64 位 SoC(Arm Cortex-A53 @ 1GHz)
512MB LPDDR2 SDRAM
2.4GHz IEEE 802.11b/g/n 无线局域网、蓝牙 4.2、BLE
1 × USB 2.0 接口,带OTG
兼容 HAT 的 40 针 I/O 接头占用空间
MicroSD 卡插槽
迷你 HDMI 端口
复合视频和复位引脚焊点
CSI-2 摄像头连接器
H.264、MPEG-4 解码 (1080p30);H.264 编码 (1080p30)
OpenGL ES 1.1、2.0 图形

封装
Raspberry Pi Zero 和 Zero W 同Raspberry Pi 1 一样,也是围绕 Broadcom BCM2835 SoC 构建的。由于板很小,单面组件放置,没有物理空间来容纳主片上系统 (SoC) 和分立 SDRAM 封装。通过使用封装上封装 (PoP) 技术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其中 SDRAM 封装直接位于 SoC 的顶部。


BCM2835 和 168-ball LPDDR2 PoP 内存

新发布的Zero 2 W使用了PR3A0芯片,芯片使用了系统级封装(SIP)。内部有一个频率1GHz四核64位ARM Cortex-A53处理器和512MB的SDRAM,速度是原来树莓派 Zero的五倍。


RP3A0 系统级封装

无线
RP3A0旁边的金属屏蔽罩,覆盖板上的无线电路并保护其免受外部干扰。无线模块依然是符合FCC认证的。

电源
配合Zero 2 W,官方还推出了USB电源适配器,与RaspbreeyPi4的PSU相似,但不是TypeC而是USB microB接口,最大电流2.5A。

资料、信息参考原链接​:https://www.raspberrypi.com/news/new-raspberry-pi-zero-2-w-2/

3D打印机故障一例

今天想打印一些配件,发现3D打印机打印到第二层时出现故障停机,提示画面如图。

意思就是温度失控,请重启。重启后再次打印故障现象一样。再次测试时发现预热时,喷嘴温度以及热床温度都是正常的,且能一直保持稳定。打开主机板检查,并把E轴驱动更换了备用的驱动模块,把散热风扇加了润滑油。再次上机测试,故障依旧。仔细观测其打印过程的温度数值变化时发现喷嘴温度在打到第二层时,温度会突然掉下去10多度,又无法回升,不一会系统就判断温度失控了。因此可以判断为喷嘴加热头有问题。

更换加热头后,再次打印测试,故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