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45引脚排列

RJ45俗称水晶头,是以太网使用双绞线连接时常用的一种连接器插头,也称8P8C。8P8C(8 position 8 contact)的意思是8个位置(Position,指8个凹槽)、8个触点(Contact,指8个金属接点)。

以常见的100M以太网(100Base-T4)为例,引脚功能如下

1. TX_D1+ (发送数据+)

2. TX_D1- (发送数据-)

3. RX_D2+ (接收数据+)

4. BI_D3+ (双向数据+)

5. BI_D3- (双向数据-)

6. RX_D2- (接收数据-)

7. BI_D4+ (双向数据+)

8. BI_D4- (双向数据-)

布线标准有2个 T568A和T568B。

在T568A中,与之相连的8根线分别定义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在T568B中,与之相连的8根线分别定义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目前网络工程多用T568B标准做为默认的统一标准。这2种标准中橙白色和橙色组成一对差分传输线,绿白色和绿色组成一对差分传输线,蓝白色和蓝色组成一对差分传输线,棕白色和棕色组成一对差分传输线。在百兆以太网(Fast Ethernet、10/100M Ethernet)中,仅使用1、2、3、6这四根线,以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减少电磁干扰,其中1、2为TX(发送)(1/2线是拧在一起),3、6为RX(接收)(3/6线拧在一起),所以可以仅接这4根线。在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1000M Ethernet)或者以太网供电(PoE, Power over Ethernet)中,全部的四对差分线都被使用。网线2头使用同一标准所做的网线为平行线也称直通线,通常用于连接网络交换机HUB/路由器与网络应用设备之间。

两台设备,如两台电脑之间需要用网线直接通讯的话,则需要使用交叉线或叫跳线。做线方式则是线的两线各用一种标准。T568A与T568B连接时也是需要跳线。(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简单易用的BlocksCAD

BlocksCAD是一个免费在线式的积木化编程建模软件。可以使用图形积木化或OpenSCAD编程语言来建模,无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或插件就可以在浏览器上渲染模型和导出STL等格式的文档。非常适合学生或初级DIY玩家使用,生成的STL文件可以直接使用于3D打印软件或其它CAD软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BlocksCAD的使用方法。

用浏览器进入网址:https://www.blockscad3d.com/editor 可以进入后注册,也可以不注册使用,注册使用的好处是可以在网站上保存你自己的项目。怎么注册这里就不说了。浏览器建议使用Google Chrome。

进去的界面默认是英文的,可以选择设置为中文简体。

默认是积木模式界面,左边是积木功能块,右边是渲染视图。左上角是项目名称。点击右上角的“OpenSCAD代码”进入代码模式,可以查看当前积木功能块所转换成的OpenSCAD代码。渲染视图中的相机图标的功能是把当前渲染视图的内容转化成JPG图片并下载到本地。

以建立一个‘磁动力电子网‘的字符模型为例,我们先点击左边功能块中的“文本”,再点击“3D文本块”,再修改块中的文本高度等参数,然后点击“渲染”。模型就可以出现在渲染视图中了 。渲染的速度会视图形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来决定,中文字需要稍微等一下。如果想让模型偏移到指定坐标,可以点击“变换”功能块,选择“移动模型”功能块,然后设置坐标,并把先前的“3D文本块”和“移动模型”块拼接起来,再次渲染。使用变量、逻辑、数学等功能组合就可以搞出复杂的模型。

渲染完成后,可以点击“生成STL”,会自动下载STL文件到本地,用3D切片软件打开后就可以打印了。

C语言高效编程的几招

第1招:以空间换时间

计算机程序中最大的矛盾是空间和时间的矛盾,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逆向思维来考虑程序的效率问题,我们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第1招–以空间换时间。

例如:字符串的赋值。

方法A,通常的办法:

#define LEN 32

char string1 [LEN];

memset (string1,0,LEN);

strcpy (string1,”This is an example!!”)

方法B:

const char string2[LEN]=”This is an example!”

char*cp;

cp=string2;

(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指针来操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A和B的效率是不能比的。在同样的存储空间下,B直接使用指针就可以操作了,而A需要调用两个字符函数才能完成。B的缺点在于灵活性没有A好。在需要频繁更改一个字符串内容的时候,A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如果采用方法B,则需要预存许多字符串,虽然占用了 大量的内存,但是获得了程序执行的高效率。

如果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内存还有一些,那我推荐你使用该招数。

该招数的边招–使用宏函数而不是函数。举例如下:

方法C:

#define bwMCDR2_ADDRESS 4

#define bsMCDR2_ADDRESS 17

int BIT_MASK (int_bf)

{

return ((IU<<(bw##_bf))-1)<<(bs##_bf);

}

void SET_BITS(int_dst,int_bf,int_val)

{

_dst=((_dst) & ~ (BIT_MASK(_bf)))I\ (((_val)<<<(bs##_bf))&(BIT_MASK(_bf)))

}

SET_BITS(MCDR2,MCDR2_ADDRESS,RegisterNumber);

方法D:

#define bwMCDR2_ADDRESS 4

#define bsMCDR2_ADDRESS 17

#define bmMCDR2_ADDRESS BIT_MASK (MCDR2_ADDRESS)

#define BIT_MASK(_bf)(((1U<<(bw##_bf))-1)<< (bs##_bf)

#define SET_BITS(_dst,_bf,_val)\ ((_dst)=((_dst)&~(BIT_MASK(_bf)))I (((_val)<<(bs##_bf))&(BIT_MASK(_bf))))

SET_BITS(MCDR2,MCDR2_ADDRESS,RegisterNumber);

函数和宏函数的区别就在于,宏函数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函数占用了时间。大家要知道的是,函数调用是要使用系统的栈来保存数据的,如果编译器里有栈检查选项,一般在函数的头会嵌入一些汇编语句对当前栈进行检查;同时,CPU也要在函数调用时保存和恢复当前的现场,进行压栈和弹栈操作,所以,函数调用需要一些CPU时间。而宏函数不存在这个问题。宏函数仅仅作为预先写好的代码嵌入到当前程序,不会产生函数调用,所以仅仅是占用了空间,在频繁调用同一个宏函数的时候,该现象尤其突出。

D方法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置位操作函数,是ARM公司源码的一部分,在短短的三行内实现了很多功能,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位操作功能。C方法是其变体,其中滋味还需大家仔细体会。

第2招: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演绎高效C语言编写的第二招–采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数学是计算机之母,没有数学的依据和基础,就没有计算机的发展,所以在编写程序的时候,采用一些数学方法会对程序的执行效率有数量级的提高。

举例如下,求1~100的和。

方法E

int I,j;

for (I=1; I<=100; I++){

j+=I;

}

方法F

int I;

I=(100*(1+100))/2

这个例子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数学用例,是我的计算机启蒙老师考我的。当时我只有小学三年级,可惜我当时不知道用公式Nx(N+1)/2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E循环了100次才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最少用了100个赋值、100个判断、200个加法(I和j);而方法F仅仅用了1个加法、1个乘法、1次除法。效果自然不言而喻。所以,现在我在编程序的时候,更多的是动脑筋找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的威力来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

第3招:使用位操作

实现高效的C语言编写的第三招–使用位操作,减少除法和取模的运算。

在计算机程序中,数据的位是可以操作的最小数据单位,理论上可以用“位运算”来完成所有的运算和操作。一般的位操作是用来控制硬件的,或者做数据变换使用,但是,灵活的位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举例如下:

方法G

int I,J;

I=257/8;

J=456%32;

方法H

int I,J;

I=257>>3;

J=456-(456>>4<<4);

在字面上好像H比G麻烦了好多,但是,仔细查看产生的汇编代码就会明白,方法 G调用了基本的取模函数和除法函数,既有函数调用,还有很多汇编代码和寄存器参与运算;而方法H则仅仅是几句相关的汇编,代码更简洁、效率更高。当然,由于编译器的不同,可能效率的差距不大,但是,以我目前遇到的MS C,ARM C来看,效率的差距还是不小。相关汇编代码就不在这里列举了。

运用这招需要注意的是,因为CPU的不同而产生的问题。比如说,在PC上用这招编写的程序,并在PC上调试通过,在移植到一个16位机平台上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代码隐患。所以只有在一定技术进阶的基础下才可以使用这招。

第4招:汇编嵌入

高效C语言编程的必杀技,第四招–嵌入汇编。

“在熟悉汇编语言的人眼里,C语言编写的程序都是垃圾”。这种说法虽然偏激了一些,但是却有它的道理。汇编语言是效率最高的计算机语言,但是,不可能靠着它来写一个操作系统吧?所以,为了获得程序的高效率,我们只好采用变通的方法–嵌入汇编、混合编程。

举例如下,将数组一赋值给数组二,要求每一个字节都相符。char string1[1024], string2[1024];

方法I

int I;

for (I=0; I<1024; I++)

*(string2+I)=*(string1+I)

方法J

#int I;

for(I=0; I<1024; I++)

*(string2+I)=*(string1+I);

#else

#ifdef_ARM_

_asm

{

MOV R0,string1

MOV R1,string2

MOV R2,#0

loop:

LDMIA R0!,[R3-R11]

STMIA R1!,[R3-R11]

ADD R2,R2,#8

CMP R2, #400

BNE loop

}

#endif

方法I是最常见的方法,使用了1024次循环;方法J则根据平台不同做了区分,在ARM平台下,用嵌入汇编仅用128次循环就完成了同样的操作。这里有朋友会说,为什么不用标准的内存拷贝函数呢?这是因为在源数据里可能含有数据为0的字节,这样的话,标准库函数会提前结束而不会完成我们要求的操作。这个例程典型应用于LCD数据的拷贝过程。根据不同的CPU,熟练使用相应的嵌入汇编,可以大大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

虽然是必杀技,但是如果轻易使用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因为,使用了嵌入汇编,便限制了程序的可移植性,使程序在不同平台移植的过程中,卧虎藏龙、险象环生!同时该招数也与现代软件工程的思想相违背,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切记。

使用C语言进行高效率编程,我的体会仅此而已。在此以本文抛砖引玉,还请各位高手共同切磋。希望各位能给出更好的方法,大家一起提高我们的编程技巧。

资料来源网络,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